(Image: Apple Newsstand)
雜誌已經被大尺寸iPhone5、三星Galaxy系列、iPad/Flipboard宣判死刑了。中文雜誌的下一步在哪裡?過去的多媒體光碟、電子雜誌、App都沒有讓雜誌社、出版社賺到錢,因此也沒有全面”電子化、數位化”,但眼睜睜看著發行量大的雜誌,逐漸增加電子版定戶,總不能賠錢辦雜誌吧?
窮則變、變則通,業界有二個方向,正在進行中,一是轉型成行銷、公關公司,另一是兼具社群網站,替廣告客戶操作活動(線上、離線、通路…均有),雜誌成為變形金剛,似乎說明單一媒體正在面臨過渡轉型期,未來演變如何,尚未定論。
回頭看台灣市場,這兩年稍微不一樣的創新,是李取中先生將Big Issue中文版引進台灣(在起源的英國已經發行16年了),其發行方式是委託街友直接銷售給讀者,這是台灣首見,打破舊有發行模式,可是為顧及台灣讀者習慣,過期雜誌可在誠品書店購得,至於內容走文創、設計,偶見社會議題發聲,非常符合年輕人的口味。由於走小眾、利基市場,受到智慧型手機、iPad的衝擊最小。
第二個罕見的現象,是老牌雄獅旅行社因為人氣部落客工頭堅加入,進入跨媒體的雜誌、出版、作者經紀、電視節目、網路經營,野心很大、但也燒錢,主因可能是為了2013年Q3的上市計劃布局,至於媒體對旅遊業績的幫助有多少則有待觀察。
以上李取中、工頭堅兩位朋友的雜誌案例,都是從網路1.0起家,逐漸走回媒體與”傳產”結合的”懷舊”路線。這裡說”傳產”,是上述例子中紙張、印刷、運輸等與媒體相關的行業,因為”傳產”如果不創新,就是應變,靠媒體新潮流沾光。再舉一個實例,電子商務網站、部落客賣家的流行,讓紙箱、快遞業的業績年年成長,絲毫沒受不景氣影響。
而”懷舊”的Retro style, Old school的流行文化,讓原來可能倒閉的Lomo相機、拍立得、膠卷底片、黑膠唱片…擁有更多分眾的市場空間,過去所說的”長尾效應”依舊成立。
至於現有雜誌媒體如何因應趨勢變化?橫跨線上、離線、掌握社群是至少立於不敗的良方,例如:
TLC旅遊生活頻道加強在地深耕,成為台灣、海外旅遊平台,以舉辦比賽方式,邀請外國朋友來台灣旅遊體驗、送台灣隊伍出國比賽;TVBS電視台以旅遊節目帶動雜誌銷售;Taipei Walker雜誌內容與電視節目、App結合;慈濟《經典雜誌》偏重人文公益關懷的內容,有些也以紀錄片形式出現。
現在維基百科都出現5000頁的實體印刷版,表示Lonely Planet、美國AAA Guide模式都是一條可行的路,但在社群年代,雜誌必須具備社群互動、評價功能,類似旅遊網站Tripadvisor,牢牢地與客戶建立信任關係、分享的習慣。
缺乏以上案例、模式的雜誌或媒體,面對變化多端的社群,將難以生存,並時時面臨考驗與挑戰。